在十九世纪的西班牙,昔日的辉煌时光早已一去不复返。进入世纪之初,该国在南美洲的殖民地陆续宣布独立,标志着西班牙在全球帝国的地位日益削弱。到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由于西班牙的国力不断下滑,海军的主力舰队仅剩5艘具备钢质装甲的巡洋舰,以及另外6艘采用铁木结构的巡洋舰。这点微薄的舰队与西班牙在十六世纪时曾经自豪地掌握全球第一海军的地位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铁一般的事实无疑剖析出这个曾经强盛的海上帝国的衰落。
在1885年,西班牙与德国在南太平洋的岛屿归属问题上爆发了一场纠纷,这一冲突无疑激发了西班牙重振海军的决心。为了重塑其在海洋中的威望,西班牙政府开始积极采取措施,通过进口先进技术和自国内部建造舰艇相结合的方式,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海军新添了超过20艘不同类型的舰艇。尽管舰队的实力有了显著增强,但与世界其它列强的海军相比,西班牙的海上力量仍然显得微不足道。1895年,西班牙下水了排水量达到9100吨的卡洛斯五世皇帝号巡洋舰,紧接着又开始建造阿斯图里亚斯公主号、西斯内罗斯号和加泰罗尼亚号三艘先进的装甲巡洋舰。
展开剩余72%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西班牙面对美国这个崛起的新兴列强,遭受了惨败,不仅失去了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多个殖民地,而且这时新造的三艘战舰尚未完工,错过了参与这场战争的机会。1902年,阿斯图里亚斯公主号终于如愿下水,接着在次年,西斯内罗斯号也顺利下水,而一年后的加泰罗尼亚号则为海军增添了更为强大的战力。然而这一切的好景并未持续太久,1903年下水的西斯内罗斯号,经过短短两年,就在1905年遭遇不幸,意外沉没于波涛汹涌的海面下。
尽管西斯内罗斯号的名声并不显赫,其服役时间也十分短暂,但关于它的历史资料相对稀少。可知该舰长度约为110米,排水量6880吨,主武器装备为两门238毫米的火炮,并且其副武器则是当时相对少见的8门140毫米火炮。此外,舰上还配备了18门速射炮作为近战武器,主机输出功率达到了14800马力,可以实现最高航速20节,并且火线带装甲厚度达300毫米。这艘装甲巡洋舰在1904年完成舾装后服役,经过一年的训练与演习,于1905年10月28日出发,旨在进行舰艇锅炉运行情况的常规检测。她沿着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海岸航行,而这里正是北欧与地中海之间的重要航线,船只来往频繁,然而舰 crew 并未察觉潜藏在海面下的巨大危险。
为了测试锅炉的情况,西斯内罗斯号开出了较快的速度,然而就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军舰撞上了一处在海图上并未标示的暗礁。由于航速较快,该舰的船体被划开了近50米长的巨型裂口,致使涌入舰内的大量海水,使得所有排水泵均无法应对,最终不久之后,西斯内罗斯号便沉入了冰冷的海洋深处。幸运的是,附近恰好有渔船经过,舰员们共计550人全部获救,无一人遇难。
那加利西亚海岸之所以成为繁忙航线,尽管有众多船只通过却并未发生意外,唯独西斯内罗斯号遭遇事故,这是因为该舰航行的路线并未远离海岸,水深较大的大型船舶通常避开这片区域,行驶的多为吃水深度仅有3至4米的小型船只,它们与暗礁之间存在着安全的距离。而西斯内罗斯号作为军用舰艇,吨位庞大,同时由于当时各国军舰设计采用冲角制度,其吃水达到了6.6米,偏偏就撞上了隐藏在水下的暗礁,酿成了惨痛的教训。这一事故的发生不仅重创了西班牙海军的战斗力,也使得西班牙重建海上力量的大计遭遇了无法弥补的挫折。
发布于:天津市配配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